控碳水,媲美降糖药
糖尿病如今已经是一个 世界性 的健康问题,我国的相关形势更是极为严峻。伴随着我国 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 等多种因素驱动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 逐年递增 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的 1/4 ,高居 世界第一 。有学者做出合理预测,我国到2045年为止,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将会 超过1.2亿 ,要知道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
糖尿病乍一听似乎并没有像癌症、卒中那样吓人。然而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 各脏器 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造成其功能逐渐减退。因此学界一直认为,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糖尿病发病后控制病情一样重要。而生活方式干预在这两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饮食调整是预防和干预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本文就从三个不同角度的新型研究,来探讨一下饮食在这其中的作用。
【资料图】
一、Nutrients:西南医大研究发现,每天吃大豆食品,降低心脏病、糖尿病风险
大豆是我们平时生活饮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它富含 植物蛋白、异黄酮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 大豆蛋白 是目前已知 唯一一种来源于植物的完全蛋白质 。大豆蛋白占大豆的 35%~40% ,含有动物蛋白中 所有必须的氨基酸 。大豆不仅能够直接拿来烹调,还能制作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以及直接提取蛋白质。
在几个月前,来自我国著名的华西医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就在国际知名营养学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大豆的研究论文。这篇报告中提到,每天摄入大豆量最高的参与者患 糖尿病风险 相比低摄入量的参与者来说降低了 17% 。
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不仅荟萃了29篇研究,还记录了16521起糖尿病发病时间。研究团队对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荟萃分析后,发现大豆消费和糖尿病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和其他参与者相比,每天大豆摄入量最高的人发病风险降低了 17% 。
研究人员并没有在此止步,他们又分析了豆制品和降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干制大豆食品 和糖尿病事件的负相关性更强,摄入量最高的患者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 25% 。不过未发酵大豆食品和发酵大豆食品似乎对降低糖尿病风险没有影响。
学者结合过往的一些研究认为,大豆活性成分中有两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即 大豆蛋白和类黄酮 ,其能够 抗氧化和抗炎 ,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小鼠试验中也发现, 大豆蛋白肽 能够改善小鼠肌肉的 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 血糖和甘油三酯 的水平,从而 调整胰腺功能 ,这也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一个可能性。
通过我国学者的这项荟萃分析,大豆的摄入量是和糖尿病呈显著负相关的,尤其是干制大豆食品,负相关性更强。
看完了大豆能够对预防糖尿病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国内另外一组学者,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的相关研究。
二、最新研究:效果媲美降糖药,仅需每日控碳水到这个量即可
这是来自我国上海和宁波三个医院的研究团队,他们通过一项涉及121名糖尿病患者的试验,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降血糖效果更明显。
试验中,学者们将所有参与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一组接受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另一组则是接受 卡格列净 (一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新型口服降糖药)。研究团队将主要结局定位患者接受试验13周后的 糖化血红蛋白 的变化情况(反映近三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次要结局则是定为患者在接受试验干预三个月内,血糖在目标范围(3.9~10.0 mmol/l)的 时间比例 。
在试验干预三个月后,学者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 2.23% ,而卡格列净组的参与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 1.76% 。我们能够明显看出来低碳水化合物组的参与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降幅更大。
此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参与者的时间比例从试验之前的 52.08% ,增加到了三个月时的 93.75% 。而卡格列净组的时间比例则从基线时的 48.69% 增加到了试验三个月后的80.21%。因此,不难看出来,这项指标也是低碳水化合物组的增幅更高。换言之, 低碳水化合物组的参与者血糖达标时间更长 。
并且,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的52位患者中,有 10位患者 停用了一种降糖药或者降低胰岛素剂量。
学者认为,卡格列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不过通过试验中研究团队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表现出和这种药物基本相似的作用,比如 服药后酮体升高和体重下降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毕竟不是药物,因此如果对于一些患者采用这种饮食习惯无法达到和卡格列净相似的疗效的话,患者是可以使用其他的降糖药的。
其实这在国内外,也不是第一次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了。正相反的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早已是 常用 的糖尿病饮食干预措施之一。
而所谓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就是 每天饮食 中,碳水化合物的 占比低于26% ,并且对于 蛋白质和脂肪 的摄入 不加限制 。或者是一天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 质量小于130克 。而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则是 前者指标小于10% , 后者每天摄入小于50克 。
无独有偶的是,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一位学者也通过荟萃分析表明,严格参照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进行 6个月 的人,和其他推荐饮食相比,他们II型糖尿病的病情 缓解率明显更高 ,并且没有不良反应。
这位学者一共纳入了23个试验中的1357位参与者,其中78%的学者研究采用低脂饮食,52%的研究使用了极低碳水化合物作为对照。这项荟萃研究中,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47~67岁 ,糖尿病的治疗时间为 3个月到两年 。
经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学者一共有三个发现: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患者在 6个月 内达到了 57%的糖尿病缓解率 ,明显高于对照饮食中的 31% 。但是如果把标准定为未用药情况下的糖尿病缓解率,那么低碳水饮水的缓解率只比对照饮食增加 5% ;②低碳水组的参与者在6个月时,体重平均降低约为 3.46千克 ,糖化血红蛋白 平均降低0.47% ,而 空腹血糖平均降低为0.733mmol/L 。这些指标在试验进行到12个月时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而且这种饮食方式对于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也有着很明显的效果;③在试验进行到 6个月时 ,极低碳水饮食的参与者,他们的减重效果不如低碳水化合物。
总之,这项试验表明,在短期内,至少在12个月内,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是控制II型糖尿病种最有效的饮食策略。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可以考虑短期内应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来管理患者并且,但是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且调整糖尿病药物。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自己在家也可以尝试这种饮食方式。
因此,通过这两个试验我们就能看出,低碳水化合物在糖尿病干预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改变饮食习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法。那么其实针对糖尿病干预进行的饮食方式改变并且行之有效的也不只是这一种哦!
三、子刊:仅3个月,限制热量饮食缓解糖尿病
一直以来,健康界就把热量摄入减少和延长寿命联系在了一起。随着医学研究的愈来愈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发现,限制热量的饮食有诸多作用。比如减轻体重、改善代谢健康、预防和延缓自然衰老带来的疾病以及减缓肿瘤的生长等。
去年年底,英国一所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43%的参与者在 平均105天 的限制热量饮食下实现了 糖尿病缓解 ,并且不需要药物治疗。其中35%的人体重减轻了 10% 以上, 肝脏脂肪含量几乎减半 。
其实这所大学在很早时就通过研究发现,一组II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年内 减重超过10公斤 ,其中 70% 的参与者病情都有所缓解。但是这项研究中,所有的参与者基本都是英国白人,普适性似乎没那么强,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对其他种族的影响。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长招募了来自南亚种族的25名II型糖尿病患者。他们患病史都不超过四年,体重指数在25~45之间,平均年龄为 45岁 ,平均体重为88公斤,平均血糖指数为 60mmol/mol 。学者把所有参与者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前者要进行为期 3~5个月的饮食干预 ,每天的饮食方案完全更换为 850kcal 。
随访期平均为105天,在上述的限制热量的饮食中,一共有 10人 实现了 糖尿病缓解 且不需要药物治疗,占干预组的73%、占全部参与者的43%。然而对照组的12位参与者都没有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大约有35%的参与者 体重减轻 了至少 10% 。尤其是他们的 肝脏脂肪,几乎减半 ,从试验之前的 15.3%下降到了8.6% 。
学者表示,即便这项研究规模不大,但是仍然验证了限制热量饮食对不同种族干预糖尿病的作用。此外,这项研究也证明了体重变化和肝脂肪减少是II型糖尿病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写在最后
总之,糖尿病已经成为国内外无法忽视的健康问题之一,并且发病趋势还会逐渐走高,这是毋容置疑的。因此不论是预防糖尿病还是患糖尿病之后进行病情干预,对于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重要。
对于预防来说,大豆是很好的辅食,完全可以成为我们餐桌上的重要一环。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热量和低碳水化合物都是改变饮食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值得我们去尝试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