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有奖帮扶” 才能少一些“不扶”|天天快资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广东梅州,高中生钟振军和钟辉城因扶起89岁老人获奖5千元引发热议。据报道,钟振军的父母表示,他们一方面对孩子们勇敢的举动表示认可,同时也有着是否会被人讹的担忧。同时还有网友认为,扶起老人是美德,5千元奖励让这种行为变了味。
公民好心扶起倒地老人,却遭遇“碰瓷”,那只是个别事件,并不足以对社会善心造成严重伤害。大多数老人不慎摔倒之后,对扶起自己的陌生路人依然充满感激。这次事件中,老人家属曾多次表示,希望能送点什么给孩子们,以表感谢。在旁人建议下,他们最后制作了一面锦旗,并在5月30日中午赠予了钟振军。
另一方面,我们也该看到,“扶人被讹”的刻板印象让人心存疑虑。事发地附近一饭店的监控显示,老人摔倒后,一分钟内有八辆自行车先后从老人身旁驶过,却无一人停车,直到钟振军和钟辉城向老人伸出援手,才有其他人一同上前一起帮助老人。
“没有犹豫,我们也不害怕。”短短一句话,是钟振军和钟辉城两位中学男生面对一位摔倒老人时的选择。少年暖心一扶,扶起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更难得可贵的是,两个人带动一群人,这是善的力量,也是行动的力量。两位少年扶起的不止是老人,也带动了当地正能量的风气。
有网友觉得扶老人是力所能及,不需接受奖赏,但其实奖赏是一种精神上的受益,会鼓舞更多人加入其中。好比“子贡赎人”,孔子批评不求回报赎人的子贡,是因为那种无私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很高尚,但是却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让大家做了好事却还得自己去承担受损,这无疑就会降低大家做好事的积极性,因此从长远来看它是不可取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都无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或者在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帮助一个人。
只有当我们都觉得帮助他人不但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还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时,伸出的援手才会越来越多。多一点“有奖帮扶”,才能少一些“不扶”。给予少年的5千元奖励不会令美德变味,反而会鼓励更多人加入其中,其行为如一阵新风,让老人感受到了温暖,也让观者受到鼓舞,把勇气和善意注入众人心底。
标签: